【講座】《關鍵評論 hk》人生百味,沒有哪一種不值得嘗試 Mar 13&19, 2017


工作定假期? 德法篇 [ TNL x 自由講埸 ]

寶兒(左二)

Mar 19, 2017  Sun  10:30am  牧羊少年咖啡館



《只需一杯咖啡,法國人就可以坐兩個多小時:工作假期6個有趣的觀察》(關鍵評論)
原文:https://hk.thenewslens.com/feature/workingholidayhk/64093

---------------------

人生百味,沒有哪一種不值得嘗試

(訪問寶兒)

【巴黎除了鐵塔和浪漫,還有「黑面」的打工仔?】#工作假期
/她以自身經歷為例,剛到步時人生地不熟,在巴黎地鐵客戶服務處買錯月票計劃,一心盤算能夠退票重購。事與願違⋯⋯/
大學時代修讀過一科法國電影和文學創作、畢業後在報館工作,一本關於法國烹飪的書誘發她對法國的無限嚮往,更令她一頭鑽入法國菜譜的世界,慢慢開始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法國菜譜和烹飪照片。2013年,她決定獨自出走,前往法國參與工作假期,回港後更撰寫兩本有關法國菜譜的書籍。眼前的寶兒一談到「法國」和「飲食」就滔滔不絕,將當年在法國的經歷和趣事如數家珍般和我們逐一分享。
和許多參加工作假期的人一樣,寶兒出發的動機很單純,就是為了前往自己所喜歡的國度生活一段時間,「我覺得是個機會,可以通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去感受和了解一個地方」。而這一留就是一年的時間,更為她帶來許多未曾料及的「甜酸苦辣」。

巴黎的「土地和就業問題」
談到住宿,一般都是香港人最頭疼的事情,然而寶兒剛到步巴黎,就幸運地在一個台灣在法留學生網絡論壇上找到一棟正在出租的獨立房子。「剛開始我以為是四個女生分租在同一個房間,結果是四個獨立的房間,一個偌大的廚房,以及一個坐地的焗爐,外面還有一個花園!」寶兒興奮地和我們分享,更不免打趣「單洗手間已經比香港房子要大」。

在確定住宿後,寶兒也開始著手找工作。剛開始,寶兒希望能夠在當地的法國餐廳工作,畢竟她前往法國的其中一個初衷是希望學習法國菜,同時搜集當地的法國菜譜。碰壁數次後,她發現由於手續和文件認證等原因,那家法國餐廳未能聘請持工作假期簽證的求職者,另外當地餐飲業是有經驗者優先。過去從事報業的寶兒,烹飪只是她的「副業」和興趣,因此只能改變求職策略,最終在凱旋門附近的一家中餐廳找到一份全職侍應,主要負責傳菜和介紹菜單。

和傳統觀念中或影視劇集中的唐人街中餐館截然不同,她所工作的中餐館由於客人絕大部分是當地法國人,因此變得因時制宜,非常「在地化」,甚至如法國菜般分得非常細緻,即使是午餐也擁有「前菜」、「主菜」和「甜品」,「前菜是酸辣湯,主菜是揚州炒飯配點心或者雲吞麵,而甜品是罐頭糖水荔枝。」

「當時一百多道的菜色、醬料和佐料都以法文標示,儘管出發前曾學過一年半法文,卻也只能邊做邊學」,寶兒笑言許多法文單詞都是在打工時學懂,所幸老闆一家從香港移民當地,偶爾能夠請教他們有關法文和法語的知識。除此之外,她也發掘不少法國人用餐的小趣事,譬如用膳(中菜)時會習慣配酒,視乎菜式配搭紅酒或白酒,「甚至有一種叫Chinese Cocktail!」另外法國人會選擇用刀叉吃米飯,後來才知道他們認為「用刀叉比較『斯文』,口用不著張太大。」

誤打誤撞下的交流
出發前,報社上司建議她撰寫一個法國生活專欄,到埗不久後,寶兒便開展了一個有關法國人愛情觀的採訪計劃。藉著朋友的分享和介紹,她每星期都找尋不同情侶去分享各自的愛情路,在離開法國前更成功地蒐集二十三個「法國愛情故事」。「許多人都認為法國人的愛情非常浪漫」,然而在對談過後寶兒也看到法國人愛情中現實的一面,「愛情故事對許多人而言或許是比較『私隱』的事情,然而我所遇到的受訪者們都願意毫無保留地和我分享,收到我所發表的文章時也會非常高興。」
在寶兒眼中,法國人除了是愛廣交朋友的民族,也同樣是個喜歡以食物聯繫感情的民族。

旅居巴黎的時候,寶兒曾受邀參加當地一個朋友的家庭聚餐,「當時感覺蠻奇怪,全桌都是他(寶兒朋友)的親戚,只有我一個外國人。也因為我的外國人身分,令他們對我既友善,又好奇,特別在意我對巴黎的感覺和評價。」

一頓兩小時的飯局在香港或許已經是奢侈的享受,然而在法國卻很可能只是一個飯局的「前半場」。回想起那頓聖誕聚餐,寶兒不免笑了起來,「從前菜到主菜足足吃了接近三個小時,完成主菜的時候已將近晚上十二點,待真正吃完甜品時已經凌晨兩三點!其實大部分時間大家都在飲酒閒聊,聯絡感情,對於法國人而言,聖誕節和我們的新年很相似,是家人相聚的時間。」回港後,她也嘗試帶回法國的「傳統」,每年聖誕都會親自下廚招呼家人和朋友,讓大家有更多機會相聚一堂,「我希望把節日那種很熱鬧、開心的感覺帶回家。」

法國人的法式生活態度
談到法國人的生活態度,寶兒苦笑道:「我覺得香港人實在太工作狂,生活壓力實在太大」。對於香港的「打工仔」而言,工作已成為生活一部分,彷彿工作是判定人生價值的指標;反觀法國人,他們對於工作有著另一番見解,「他們認為工作和生活應該分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寶兒在巴黎經常遇到「黑面」的法國打工仔,後來問了朋友才瞭解固中原因,「法國人認為工作並非理想(夢想),上班的時候又怎會感到高興?更枉論要求他們秉持『顧客至上』和『願意為你服務』的態度,要求他們做工作以外的事情更是奢求。」

她以自身經歷為例,剛到埗時人生地不熟,在巴黎地鐵客戶服務處買錯月票計劃,一心盤算能夠退票重購。事與願違,地鐵職員非但不退票,甚至將責任推在她身上,「我當時在想,香港肯定不會發生這挺事,然後我和他理論了足足一個小時!」最終,地鐵職員給予她一張退款申請表,而票依然難以退回。

如果再選一次,我還會去
由剛到埗的迷茫和不適應,到旅程後期的不捨,寶兒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無數不一樣的痕跡。
「工作假期為我帶來許多從未想過的經歷,在香港不可能擁有的經歷,也為我帶來各種『甜酸苦辣』的感覺。」儘管寶兒在法國旅居成為她難忘且快樂的時光,過程中也嘗過長時間工作的辛酸,經歷過至親離世的苦澀,「我自己的體會是,人不可能只選擇一種『口味』,不可能只選甜的、開心的。相反,人生是需要時間去沈澱,而『甜酸苦辣』全都經歷過的人生才算是豐富的。」

儘管整個旅程未真正踏足法國餐廳的廚房,寶兒卻在旅居期間遇到各種法國朋友,意外地學習了不少法式家常烹飪技巧及食譜,回港後更陸續出版了兩本有關法國菜譜的書籍,總算一圓自己的夢想。

「如果再選一次,我還會去。對,還是法國。」

《人生百味,沒有哪一種不值得嘗試》(關鍵評論)
原文:https://hk.thenewslens.com/feature/workingholidayhk/63150

[2017年3月19日的分享會 已圓滿結束]

給 煮事 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