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十時起來,家裏沒人,放了Henning Schmiedt的鋼琴曲子。這天,想好好享受清靜的時間,悠閒點。
上班日,我放假,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幫你洗切,沒有人幫忙hold住反光板,當然,也沒有人會騷擾你,除了討厭的推銷電話。
以往在星期日「開壇」,總是很心急很神經質,又要設定場景,又要準備烹調,更要跟時間競賽,趕在日光消退前拍好,最後,還要依時更新部落,啊,還有洗碗,在在都是壓力,一整天假期就這樣在爐頭與快門之間消耗淨盡。明明是舒懷的興趣,竟開始變質,幾乎忘掉了那種優遊的感覺。於是這天,放慢下來,要隨時提醒自己,認真就輸了。
現在的我,需要學懂把時間壓縮,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熟習,一點一點進步,希望你能看到。為什麼要這樣做?就當是個磨練吧,當然,那僅是學煮一碗實在簡單的親子丼而已,但學到的,又豈止是煮一碗親子丼?
拍攝的場景,換了好些佈置,卻發現,還是最初的好,因為最投入,最精心。至於親愛的親子丼,卻要到晚飯再煮給家人吃的時候才最像樣,蛋的火喉控制好多了,蛋分了兩次下,有了滑溜的口感,綿綿軟軟的,很溫馨。
終於進入了學習拍攝後製的階段,好高興。而對食物的期待和滿足感,早在一星期以前發酵,下星期的挑戰項目已在腦子裡打轉。
最近每個星期,饞嘴妹妹都會興致勃勃問我:「姐姐,下星期吃什麼呢?」
「嗯……你想呢?」
親子丼(約3-4人份)
雞髀肉⋯⋯2-3塊,去皮,切粒
(醃料:鹽、味醂、清酒/米酒、日本醬油、糖)
洋葱⋯⋯⋯1個,切絲
雞蛋⋯⋯⋯3-4個,打散備用
紫菜絲 (可有可無啦,不過最後下在丼裡真會香點像樣點)
調味醬汁(全部調勻,可先試味)
清酒/米酒⋯⋯⋯½大匙(如有味醂,也可不用,味醂本身有少量酒精成份)
味醂⋯⋯⋯⋯⋯⋯2½大匙
日本醬油⋯⋯⋯2½大匙
糖⋯⋯⋯⋯⋯⋯1大匙(我喜歡甜點)
熱開水⋯⋯⋯⋯1½碗
做法
1.親子丼的口感在於「滑」,用平底鍋先炒香洋葱,再加入調味醬汁煮沸,後加雞肉像打邊爐似的用醬汁煮熟。
2.開大火讓醬汁再次沸騰,澆入3/4蛋漿,待凝固,便可再轉小火加入餘下的蛋漿。
然後就可以把親子們滑在熱辣辣的白飯上啦!
P.s.味醂(みりん)是透明的,用糯米、糖和水釀製,我經過city’super買了貴版,$38只得300ml,日本醬油則是$40就買到1L。